分享此文章:

只有最单纯的色彩,
才能唤起最强烈的心灵感受力。
绝对之蓝
1947年的一个夏日,
三个年轻人坐在南法的尼斯海边,
玩想着瓜分世界。
一个人选择了陆地,
另一个人选择了空气,
第三个年轻人则说,
他想拥有蓝色的天空,
想在天穹的那头签下自己的名字。
说罢,他举起手,对着天空写下自己的名字:伊夫·克莱因(Yves Klein)。
这位曾被《纽约客》评价为“最后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法国艺术家”的艺术狂人,从事艺术不到8年的时间,就与安迪·沃霍尔、杜尚和博伊斯一起,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艺术贡献最大的4位艺术家。
1928年4月28日,
伊夫·克莱因生于法国尼斯,
父母都是艺术家。
父亲搞形象艺术,
母亲则玩抽象主义,
这样的家庭环境,
似乎注定了他离经叛道的人生。
虽然从小就浸淫在艺术的氛围中,
作为一个喜欢打打杀杀的男孩,
克莱因却对柔道十分感兴趣,
1952年时甚至还去日本学艺,
在那里待了一年半,获得黑带四段,
算得上是当时欧洲水平最高的柔道高手。
但是,法国柔道协会不承认他,
相当于开了家餐馆却拿不到营业执照,
眼看着不能靠柔道挣钱,
克莱因只好吃家里的老本做一个艺术家。
但是克莱因小时候不务正业,
玩柔道、练骑马…
反正就是没把心思花在艺术上,
最终的结果就是,他压根不会画画。
在商业运作并不发达的那个年代,
聪明的克莱因学会了打造IP的重要性,
不会画画没关系啊,那我就搞颜色吧。
提香红、梵高黄,连莫奈都有专属的蓝色,
我为什么不能也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颜色?
为此,克莱因特地从家乡跑到巴黎,
找到了曾为毕加索研发颜料的颜料商人
爱德华·亚当(Edouard Adam),
并对他说:我要研制出一款最蓝的蓝色!
传统的油画调色油,常令蓝色颜料在干燥之后暗沉无光。
爱德华·亚当发明了一种机密的合成介质,使得颜料干燥后依然能保持鲜艳的色调,得以打造出这种天鹅绒质感的天青石蓝,于是克莱因蓝(IKB)应运而生。
之后克莱因本人在1960年为克莱因蓝申请了专利,从此这种蓝色变成了“限量版”。
“蓝色代表的是水和空气,
天空和海洋,深度和无限,自由和生命,
蓝色是宇宙最本质的颜色。”
他还向观众灌输一种思想:
在欣赏他的作品时,
不需要过多的思考,
只需要和他一起沉醉在,
这一片广袤的蓝色之中就ok。
所以不管懂不懂艺术的人,
看完都觉得好厉害的样子,
不约而同地感叹:
“嗯,这就是艺术!”
不管怎样,他摒弃了传统的绘画方式,
大胆起用如此前卫的创作方式,
对新现实主义以及现代艺术史的发展,
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。
不然怎么会有人说:
一个好的创意,
能抵过千万句文案呢?
克莱因说:“想象力是感觉的交通工具,张开想象的翅膀,我们可以获得作为绝对艺术的生命。”
以至于人们站在他的作品前,无法断定到底是克莱因创造了这理想之蓝,还是蓝色解放了克莱因的灵魂。
从此,一场影响世界的蓝色革命由此展开。
他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时代,
最著名和最高产的艺术家,
在1956至1962年短短6年的时间内,
他创作的艺术作品数量高达1077件。
他的作品呈现给观众的始终是,
那一抹无拘无束的、怡然空无的蓝。
然而,1962年,
在参加戛纳电影节的途中,
这位年仅34岁的伟大艺术家,
因心脏病突发,
彻底地逃离了这个浮华的世界。
他与梵高、劳特累克
一同没有活到40岁。
但不管当年的克莱因,
是不是有意为自己加戏,
克莱因蓝依旧成为了,
艺术史上最有名的颜色之一。
2012年,为了纪念克莱因逝世50周年,
欧元区还特别发行了纪念币,
以纪念他所创造的梦幻色彩,
和在艺术领域的巨大成就。
伊夫·克莱因去世几十年后,
他所创造的克莱因蓝却从未褪色。
如今,这个色彩坐标(RGB)为(0, 47, 167)的颜色,早已成为了无数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宠儿。
这是一种理想之蓝、绝对之蓝,
其明净空旷使人迷失其中。
克莱因相信:只有最单纯的色彩,
才能唤起最强烈的心灵感受力。
这种感觉,无需解释,无需语言,
就能让心灵感知。
当年尼斯海边的那位少年,
将天边那抹蔚蓝扯下,
带领人们去追寻,
一个空无的自由世界。
或许,特立独行的艺术先驱,
和诡异的天才这些词汇,
都不足以概括伊夫·克莱因,
多姿多彩的传奇艺术生涯。